欢迎访问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站!今天是
繁體 |  智能问答 | 
支持IPv6
平顶山高新区:“小切口”推动营商环境“大变化”  激活发展新动能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3-04
  • 文章来源:
  • 浏览次数:

(行政服务中心 石艳蕾)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,营商环境已成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。平顶山高新区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执行力,从细微处着手,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变化”,在优化审批服务、规范日常监管、创新执法方式、强化信用管理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

政策精准滴灌,解渴企业发展


以往,企业获取政策犹如大海捞针,政策知晓度低、申报流程繁琐成为企业享受政策红利的“拦路虎”。平顶山高新区聚焦这一“小切口”,创新打造“政策直通车”,通过企业信息库对企业画像实现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,破解“信息不对称”难题,通过精准分析企业所属行业、规模等特征,为企业量身推送适配政策,实现政策与企业的精准对接。以“免申即享”机制重构政策兑现流程,变被动申请为主动服务,政策落实效率大大提升,政策精准推送覆盖率达86%,企业政策利用率同比提升45%。


位于平顶山高新区的平高集团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,便踏上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旅程,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:“以前对政策一知半解,现在高新区实施‘免申即享’,我们享受到了税收政策优惠,就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。”2023-2024年期间,该企业通过“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”“软件集成电路即征即退”政策,累计享受约300万元的税收优惠。这使得企业能够将原本用于纳税的资金留存,精准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专利申请等关键环节,新产品研发为企业开拓新市场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奠定基础。该企业现有员工96人,其中研发人员占28%,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凭借自身在经营管理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不懈努力,展现强大发展活力,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,年经营收入和年利润均较去年增长2.5倍,科研投入增加1.5倍。高额的科研投入确保企业能够紧跟行业前沿技术,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,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,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动力。


不仅如此,高新区还组建了“政策宣讲团”,深入企业开展“一对一”政策解读。针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重点政策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企业答疑解惑,这一系列举措,让政策不再“沉睡”,切实为企业发展解渴助力。


审批流程再造,跑出高效加速度


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曾是企业眼中的“马拉松”赛事,环节多、耗时长。高新区从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这个“小切口”发力,构建“四维并联”审批模型,将线性审批转为矩阵式协同,实施“承诺制+容缺办理”组合拳,将多个审批事项整合并联办理,企业只要作出符合条件的承诺,部分审批环节可先行通过,后续再补齐相关材料,申报材料精简63%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68%。


在智能电气研发制造项目施工现场,工程车往来穿梭运输建材,施工现场热火朝天,工人们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施工作业。“这里的项目进展得很顺利,我们高新区项目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全程陪跑服务,让企业有更多精力发展事业。”正在智能电气研发制造、矿用智能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查看重点项目的园区负责人表示。高新区“帮办代办”服务队伍围绕注册登记、项目审批、手续办理等环节,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、全周期“帮办代办”服务保障,实行“水、电、暖、网”统一受理,一键报装,形成项目招引、落地、建设、投产一条龙服务机制,确保项目建设各环节衔接紧密,推进有力。


同时,实现全流程在线审批,各审批部门同步受理、限时办结,审批进度实时可查。据统计,通过这一改革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提高60%,企业得以更快开工建设,抢占市场先机。


监管方式创新,营造公平好环境


市场监管中,以往的“一刀切”监管方式常让企业苦不堪言。高新区从创新监管方式这个“小切口”入手,推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“信用监管+综合一次查+一表通查”模式。在监管过程中,随机抽取检查对象、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并及时公开检查结果,减少人为干预,确保监管公平公正。


同时,建立企业信用三维评价体系,以守法、经营、社会责任为核心维度,通过量化评价指标、动态监测机制和差异化监管策略,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管理体系。将分散的行政监管转化为系统化信用治理,实现从“撒网式检查”到“精准靶向监管”的转变,同时,信用等级与金融、政策资源直接挂钩,形成“信用即资产”的市场认知。通过量化评价、动态管理、结果应用的三重机制,构建起“信用画像-精准施策-持续改进”的良性循环,2024年诚信企业检查频次下降70%,问题发现率提升25%,既减轻了诚信企业的负担,又对违法失信行为形成有效震慑,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

平顶山高新区从这些看似细微的“小切口”持续用力,带来了营商环境的“大变化”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高新区落地生根、发展壮大。


“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,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。营商环境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我们将继续抓牢‘高’‘新’特色,以‘将心比心’的态度、‘马上就办’的速度、‘办就办好’的力度,持续提效能、优服务、增便利,使企业在高新区这片热土上生得下、长得大、活得好。”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孙国权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