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综合办公室 王刚)为扎实做好公文审校工作,综合办公室仅仅抓好三个重点:
一是抓好规范化。作为公文审校的基础核心,公文审校需以规范性和严谨性为第一原则。需严格对照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》要求,逐项核查文种选择、标题层级、发文字号、印章位置等格式要素。尤其注意常见问题:标题缺发文机关、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、附件说明与附件名称不符等。同时强化语言规范性,禁用口语化表达,避免“大概”“或许”等模糊用词,对标点符号、数字单位等细节进行标准化修正。
二是抓好逻辑性。逻辑性决定内容传达效能,公文需以清晰的逻辑结构支撑政策意图。审校时重点梳理“背景依据—核心事项—执行要求”的逻辑主线,核查段落间是否存在断层或重复。针对复杂政策文件,需通过分层标题构建树状框架。对于数据引用、案例佐证等支撑材料,需验证其与核心观点的关联性,删除冗余信息。同时强化结论的明确性,避免出现“请酌情办理”等模糊表述。
三是严守政策底线。公文作为政策载体,必须确保内容合法合规。因此综合办公室建立了“三级核查机制”,一核引文准确性,验证政策文件名称、发文字号、引用条款与原文一致性;二核表述边界,避免超越职权范围或与上位法冲突;三核数据权威性,优先采用统计口、行业白皮书等官方口径。针对涉密、敏感内容,需严格执行脱敏处理,并按规定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。